當今世界處于從工業經濟邁向數字經濟的加速變革期,我國經濟也正處于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準確理解和把握數字化變革的內涵和意義,將為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引擎。
新基業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當年即通過IATF16949汽車行業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在2021年入選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是集研發制造于一體的綜合性股份制企業,目前注冊資本6084萬,年銷售額2.5億余元,目前在廣州、鄭州、上海、安徽馬鞍山、焦作設有研發、生產基地或分支機構。 作為車用熱管理控制系統、智能汽車電控產品、高效空氣消毒凈化產品的專業前裝配套供應商,主要為客車、卡車、工程車、冷藏車、軍用車輛和民用相關領域提供氣候和環境控制解決方案,成為宇通、金龍、中通客車的獨家配套供應商,在新能源舒適性電控系統、暖風控制系統及空氣消毒殺菌凈化系統等方面已取得客車行業50%以上的市場配套份額,是宇通、中通、金龍、比亞迪、恒大、中車、銀隆、上汽大通、中國重汽、陜汽、徐工、三一、中聯重科等國內絕大部分知名新能源汽車廠商和卡車、工程機械制造商的核心二級供應商。 隨著新基業快速成長,企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企業人數也增長到500人左右,企業各部門的協同效率對企業經營效益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信息化建設提升,業務流程標準化已成為擺在面前的必須選擇。 ?1 業務流程不規范,部門協同存在壁壘,組織效能不高 隨著企業規模的的擴大,業務爆發式的增長,新基業面臨的業務復雜度也越來越高,根據業務發展新設置了一些部門,但由于部門職責不明確,內部以及跨部門的流程定義不清晰不規范,甚至混亂缺失,依靠郵件、表格傳遞的信息上下斷層,跨部門間的責任推諉現象時常發生。 ?2 生產業務流程缺乏質量管控,生產隨意性大 企業有完整的質量體系文件,但是從來料檢驗、生產過程工序檢驗、生產入庫檢驗、銷售發貨及退貨檢驗,到質量追溯,全部在線下;系統中只按合格數辦理出入庫手續,甚至生產A產品入庫B產品的現象也經常發生,同時實際業務場景中的供應商合格率、不良退貨、索賠處罰、讓步接收、生產過程返修、首檢記錄、產品返廠維修、報廢等信息在系統中無法體現,質量追溯只能翻紙質記錄。 ?3 產品成本計算難、算不準、無法掌控真實利潤 “新基業有2000多種成品物料,幾萬種原材料,在過去沒有使用系統計算成本,需要每月在Excel表格中進行材料成本的統計,然后粗放地計算產品的成本,這樣不僅效率低,過程中還會經歷多次人為調整過程,而且也不準確,存在數據錯誤風險,不能反映真實產品成本的波動”新基業常務副總夏總講道。 ? 4 生產規模擴大,生產計劃管理能力需要提升 新基業從原有的鄭州廠區,發展為擁有鄭州、焦作、廣州三個生產基地,訂單規模成倍增加,如何協調分配三個廠區的生產計劃任務,保障上下游計劃通暢,如何保障三個廠區生產不缺料,已經成為計劃部門的最嚴峻的挑戰,單單依靠計劃員用EXCEL表格去分配生產任務,表格設計復雜的公式去計算材料耗用,落后的計劃管理手段已經越來越難以支撐復雜多變的生產業務。 ?5 公司集團化發展,業務及財務管理亟需變革 新基業從過去單體法人企業,已經發展成為擁有4個分子公司的集團化企業,分子公司之間也存在著頻繁的往來交易業務,如何簡便快捷地處理分子公司之間的買賣業務,分子公司買賣業務如何定價、財務結算,如何實現跨組織交易業務全流程可跟蹤查詢,新基業在處理跨組織業務和財務管理上都需要從新定義流程,以便更好地支撐新基業集團化業務拓展及集團運營管控。 ?6 數據割裂、人為調整、層層上報,無法為管理者決策提供高質量支撐 雖然企業的信息化歷程有十多年之久,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但是還存在一些割裂的系統,各個崗位電腦里存儲的Excel,紙質單據等;領導要一份數據需要多個崗位層層加工傳遞上報,周期長、準確性存疑,無法為管理者經營決策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支撐。比如庫存數據,趙某在系統中錄入入庫單的數據,同時在將入庫數據交由其他相關部門,采購部門在系統錄入采購入庫數據,財務在系統中做財務入庫賬,給質檢在線下做檢驗單數據,這樣人員重復工作,重復錄單,數據失真錯誤,造成公司資產流失。 集團化、一體化、智能化是新基業運營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金蝶云系統平臺作為新基業科技數智平臺的核心,對業務領域的信息化進行全面補缺優化。 金蝶云·星空作為集團統一的主數據中心,支撐了集團產、供、銷等核心業務,實現了集團及分子公司的多法人、多工廠、多地域的集團管控要求,業務與財務一體化,生產成本精細化管控,流程標準化,數據資產化的管理要求。 ?建立集團化管控體系,形成集約且高效的運營管控模式 在數據治理方面,通過一個數據中心管理集團及下屬各子公司的數據,通過組織權限實現各公司業務數據的隔離與共享,同時規劃集團維度的主數據標準體系,統一客、商、料、BOM 等主數據規則,實現主數據在集團總部統一管控。系統上線后,各個使用部門普遍抱怨的原有數據不一致的頑疾得到了根治。 在業務運營層面,重新制定了從銷售到收款、采購到付款、倉庫物資管理、質量管理、集團財務體系等管理制度,梳理固化了150個業務流程,通過系統平臺支撐了總部的管控和子公司的業務運營。財務總監張總提到,“通過科目、核算體系等的規范化,統一了集團數據分析口徑,實現了銷售、采購、生產等部門數據可分析、可對比、可考核。” ?建立集團化的集中計劃管理體系 新基業是多組織、多工廠的集團型組織架構,集團設立了計劃運營物流中心,管理調度所有工廠的計劃協同和物流調度工作,基于金蝶云·星空系統,建立了月度銷售預測分析—銷售訂單MRP計劃—生產訂單缺料分析的三級計劃體系,新基業計劃運營中心將年度生產計劃、拆解月度生產計劃作為月度預測單進行計劃運算,實現長周期材料的提前采購和專用件的提前生產,客戶正式銷售訂單下達后,基于多組織協同計劃模式進行MRP運算,實現常規材料的采購和多工廠生產計劃的協調調度安排,正式生產訂單開工前,由于頻繁的緊急插單或訂單日期調整,調度員可在計劃員工作臺可根據需求對單一工廠或多工廠生產訂單統一分析物料齊套和缺料情況,有效滿足了柔性生產對材料供應穩定的要求,從而合理安排材料庫存量,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周轉率。 同時,銷售人員在接單的時候,經常需要回復客戶交期,過去交期難以準確回復,往往是拍腦袋的方式,現在,新基業將工廠產能和關鍵原材料的采購周期動態固化,運用金蝶云·星空計劃模擬,根據在途和庫存情況分析中客戶可交貨量和交貨期的預測,大大提高了客戶交期回復的準確性。 ?移動條碼的應用,實現庫存業務高效管理 在過去庫存的管理是缺失的,庫存賬實數據失真,倉庫管理嚴重依賴人的經驗和主觀能動性。基于金蝶云·星空庫存管理和條碼管理PDA的應用,首先建立倉庫、倉位標準數據規范和管理規范,定義材料和產品的條碼標識,然后定義材料出入庫、產品出入庫的移動條碼標準流程,最后在生產業務過程中,使用PDA設備掃描單據條碼、材料批次條碼、包裝箱碼、庫位條碼,快速達到材料出入庫制單和產品出入庫制單,同時有效管理PCB等電子料拆箱制單,SMT材料上架防錯等關鍵控制點業務,保障庫存數據及時、準確,有效的減少了人為數據錯誤,大大提高了倉庫業務效率。 ?貫徹落實全面的質量管理體系 基于金蝶云·星空質量管理,新基業全面落實質量管理要求,關鍵材料啟用批號管理,產成品根據質量追溯要求分別啟用批次管理或序列號管理,針對來料檢驗、產品入庫檢驗、工序過程檢驗、庫存在庫檢驗等體系文件和質檢標準,整理成檢驗方案錄入系統,然后在業務過程控制節點強制要求檢驗員針對檢驗方案和檢驗項目進行檢驗結果的錄入,將線下的質量管理全面落實在線上管理,打通從生產現場采集質量數據,到客戶應用端的整個流程,實現質量數據的可視化、可查詢、可分析,滿足不同場景下的質量管理要求。 新基業基于金蝶云·星空為核心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對集團的管理體系進行重構和優化,明確各部門職責和關鍵考核指標,制定了跨部門問題處理協同機制,梳理固化了150余條業務流程,涵蓋技術研發、銷售、采購、倉庫、生產、售后、財務、計劃中心等部門90%的日常業務范圍,同時這些業務流程做到下屬所有子公司全部覆蓋,實現了流程驅動業務的目標,打破了部門隔閡,真正實現讓協同創造價值。 新基業數字化轉型項目伊始,就對基礎資料進行規范化設計,通過ERP實現關鍵業務流程全部線上化,全面取消線下的表格統計,輔助條碼PDA設備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業務單據錄入的規范性,庫存數據更加準確和及時,數據上下游互通傳遞的準確性也大大提高,使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產品流得到有效集成,各級管理可以從系統中提取各種數據用于分析和輔助決策,數據成為企業核心資產。 圍繞以金蝶云·星空為核心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將逐步增加CRM、SRM、TMS、PLM、MES等專業領域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并進行系統集成,避免重復基礎設施建設,打破數據孤島,支撐各業務信息化系統以一套數據流轉,提高集成效率,最大發揮各專業信息化。 05 以金蝶云·星空為核心的一體化平臺實施,以研、產、供、銷一體化作為核心應用,向內貫通車間生產實時數據,對外聯接上下游產業鏈,推行平臺化 IT 戰略,助力新基業數字化轉型。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盛榮路88弄1號樓31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