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深,制定國際化發展戰略已然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選項”。金蝶中國副總裁、ME聯席總裁劉仲文表示,目前中國企業正積極布局海外市場。 特別與您分享: 金蝶中國副總裁、金蝶ME聯席總裁 劉仲文
據統計,將近40%的中型企業已實施或正在規劃出海計劃,在專精特新企業中,這一比例則高達86%,遠超出我們的預期。另一組調研數據顯示,52%的企業期望海外業務年增長超過20%。據《2023年中國企業出海信心報告》,更是有87.6%的中國企業對出海持有積極態度。深圳跨境電商2023年同比增長74.4%的驚人數據,也為企業出海業務的開拓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般而言,制造企業出海基本遵循四個階段的模式: 第一階段是產品出海。改革開放后,中國的雙邊貿易尤其是出口貿易達到了全球第一。生產型產品出海,主要是國內廠商產品生產加工后出口,或者是在中國代加工后再出口。在這一階段,對于企業的要求相對比較簡單:只需專注于把控產品質量,附上對應國家的說明書。其他的工作則可交由代理商、外貿伙伴以及進出口公司進行辦理。 第二階段是生產出海。在這一階段,不僅僅是將產品運往海外,還需將工廠“搬出去”。近幾年,很多企業已經將生產工廠和供應鏈整體輸出到東南亞、墨西哥、東歐等國家和地區。 第三階段是品牌出海。在供應鏈完成出海之后,營銷端也需要“走出去”。通過在生產地建立自身品牌以及營銷體系,以擴充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第四階段是全球化運營。這一階段是企業出海的終極目標,通過在不同的國家實現本土化運營,最終實現全球化的運營。 直面中企出海挑戰
中國企業出海,尤其是民營企業出海,面臨著各類挑戰,主要集中在合規、供應鏈和管理三個方面。合規性是重中之重,脫離合規要求將面臨巨大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規風險。供應鏈方面的挑戰在于,制造業出海往往需要在海外重構供應鏈。舉個例子,雖然越南的人力成本和土地價格相較于國內更低,但假若在出海時只進行生產環節的遷移,上游原材料和下游配套環節均未隨之轉移,這樣TCO(總體擁有成本)反而會比國內高出不少。這是因為出海時沒有進行供應鏈的重構,只平行遷移了“內膽組裝”,出海所節省的人力與土地價格反而不能夠覆蓋增加的成本。在管理方面,不同于國內直接管控的方式,出海之后需要進行跨文化的交流溝通,展現對不同地區多樣性的包容。 中國市場是中國企業的根據地和紅利所在,是一款產品或者一個創意就能夠直接通達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眾多中國500強企業正是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中發展成長。但假若進入國際市場,企業將會面臨來自當地法律法規、認知習慣、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挑戰。因此,從管理角度上看,當一個企業要真正“走出去”,在海外,尤其是亞洲以外的國家與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時,需要在企業文化上體現更多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為什么需要多樣性?多樣性看似與效率背道而馳,但對于產品研發型企業而言,反而能帶來更多創新靈感。單一思維容易陷入定式,也容易形成路徑依賴。而不同群體、地區、性別、年齡、教育背景以及民族之間的思維碰撞,往往能產生創新的火花。因此,許多企業都將多樣性視為企業文化之本,這也許會帶來產品成本甚至是經營成本的上升,但從長遠方向看,研發創新所帶來的利潤將遠超其產生的成本。
除了多樣性,包容性也同樣重要。包容性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對特殊群體如視力障礙人群的關愛與尊重。據統計,全球約有11億人視力受損而未經治療,2億人為視弱,4300萬人視盲。雖然目前手機、汽車等產品都能根據光線環境自動調節日夜模式以防刺眼或疲勞,但對視弱及視盲群體而言,企業是否應該為他們提供放大模式或可朗讀等輔助功能?未來,隨著企業出海的步伐加快,將會涉及到更多類似的需要進行考量的功能點。
本土化是路徑,全球化是目標
那什么是全球化?什么是本土化?全球化和本土化并非對立,二者相輔相成。本土化指企業運用本土人力,遵循本土法律法規、依照本土文化習慣經營本土業務。比如肯德基在中國本土化經營時,推出油條、粥等符合中國人口味的早餐品類。而企業在一個個國家和地區的本土化經營綜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企業的全球化。本土化是站在當地經營的角度看,如果以鳥瞰的形式站在全球整體來看,就是全球化。本土化是路徑,全球化是目標,企業需要通過本土化實現全球化。 正是看準了企業出海的廣闊前景,金蝶在30周年之際宣布開啟全球化戰略,決心拓展海外市場,朝著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邁進。金蝶希望通過本土化的產品能力、架構能力、服務能力以及咨詢能力,為本土企業提供支持,尤其關注中國企業出海。致力于研究如何服務中國企業在各個地方分支機構開展本土化經營,通過本土化經營實現金蝶與客戶的全球化。 金蝶云·星空的愿景是希望能夠構建一個全球領先的成長型企業EBC共創平臺。金蝶于2024年4月發布“金蝶云·星空旗艦版GlobalEase”,面向全球市場提供產品解決方案,支持出海企業在不同國家的運營、數據安全合規、隱私保護以及跨國業務協同等需求。 同時,金蝶還將從數據合規、本地財稅合規以及與全球伙伴啟動全球交付三方面為企業保駕護航。同時打造全球化產品框架——Global Product for Global Market,意味著將全球化的產品提供給全球市場。這對金蝶而言是全新的挑戰。過去三十年里,金蝶主要服務于國內市場,產品也是最大化地滿足國內的客戶群體,而要真正面向全球化市場,金蝶對產品架構進行了整體的重構與優化,讓產品真正實現向全球化視角過渡,應對全球化市場。 以前金蝶將中國看作市場的整體,現在金蝶將把中國作為全球化市場中的一個本土化市場進行經營。具體來說,金蝶將為產品構建“全球化基礎”,支持多語言、多組織、多時區、多幣種、多匯率等全球化運營需求。未來,金蝶將為每個多語言國家定制一個“國家包”,其中包括當地的會計政策、折舊政策、科目表、財務報表、本地數字、金額和日期格式等。 值得強調的是,未來,我們希望將金蝶云·星空打造成全球領先的數字化共創平臺,服務全球的中小企業,成為成就世界隱形冠軍背后中堅力量,與客戶一同攜手成為隱形冠軍!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盛榮路88弄1號樓314室